
会计师其实是一门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手艺。会计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是纵向培养,从初级会计到中级再到高级财务会计,是浑然天成的一条线,每个阶段都是技能和知识的积累,当你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在任何单位都能很快的上手。会计工作适应面广、专业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

适应对象:职业规划较高、准备竞争中高层财务管理岗位的人员
学习内容:
《会计》:掌握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的知识。
《审计》: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完整流程。
《税法》:精通中国所有的税法。
《财务成本管理》:投资精英、成熟的成本会计以及资深的管理会计需要熟知的内容。
《经济法》:商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善于管控公司的经营风险,成为公司的战略家。

学习步骤:
1、导入阶段
零基础入门,建立学员的财务思维和基础知识体系架构,进入学习状态,认识CPA。
2、基础知识
系统讲解基础知识点,形成对CPA基础理论的认知。
3、基础提高
结合案例讲解,帮助学员加深认识,对知识点的具体运用进行强化,加深理解。
4、习题演练
通过模拟、真题的演练,对考试题型系统了解,同时拓宽知识面,应对考试。
5、强化阶段
注重查漏补缺,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测评,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6、冲刺阶段
专家名师串讲,考情分析、预测高频考点,分享应试技巧。

经济基础复习时注意点的归纳:会计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有的项目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如资产方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工程物资”,“递延税款借项”等项目,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计负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项目。
2)有的项目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后的数字填列,如资产方的“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又如“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总账的期末余额减“累计折旧”总账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3)有的项目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减去部分数额后的数字填列,如“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负债中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项目,应根据各该总账的期末余额减去一年内收回或到期部分的金额后填列。
4)有的项目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法定公益金”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科目所属“法定公益金”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有的项目根据几个明细账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根据等式、多步式
利润表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有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的是多步式。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1)主营业务利润
2)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
4)净利润等式: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内容庞杂以看书理解为主 4、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些基本包含关系和基本指标(多看几遍)
1)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较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风险的指标。(2:1)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1)
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差的一种,其变现不仅要经过销货和收账两道手续,而且存货中还会发生的一些损失。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50%)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净值)×100%